中国残联调研上海、浙江数字残联建设
11月5日至8日,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卫星赴上海市、浙江省开展数字残联建设专题调研,并出席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调研期间,张卫星一行先后走访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阳光201”残疾人就业服务综合平台、浙江省桐乡市乌镇镇银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地考察“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助残服务数字化改革等重点工作的推进情况,认真听取残疾人代表、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意见建议,专题听取上海市及浙江省嘉兴市智慧助残工作汇报,围绕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数字残联建设进行深入座谈交流。
张卫星在调研中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建议》对发展残疾人事业、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等作出部署,为在新征程上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各级残联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民生保障、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持续探索助残服务新路径、新模式。要坚持数字残联建设“一盘棋”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要全面深化“互联网+残疾人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充分释放数据要素的潜能。要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在残疾人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力争在“十五五”期间,构建起一个集约、智能的助残服务体系,实现从多源数据分析到政策感知、服务落地的全流程工作模式,确保服务更加精准直达、高效可及。
中国残联信息中心和上海市残联、浙江省残联负责同志一同调研。
中国大众网摘编: 方 付 |